数字技术极大地影响了唱片工业,唱片公司的公关部门变得比以往更开放,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帮助音乐人获得更高的收益。互联网使得推广门槛变得更低,同时越来越多的曲作家在寻找版权合作。那么,版权商是如何物色拥有音乐天赋的人才呢?
Music Gateway咨询了好些版权商,归纳出以下一些意见。
1. Demo
如今,demo一般以网络链接的方式传递,而非CD。虽然所有版权商都说他们会听完所有投递的歌曲,希望能找到珍宝,但成功率非常的低,不论公司规模的大小。
2. 线上平台
Soundcloud,Facebook,YouTube等类似的平台,在这上面搜罗作品,较大的唱片公司会更多地关注播放量和粉丝数;而小一些的公司虽然也参考这些数据,但根据品味的不同会相对留意一些较少播发量的作品。
3. 博客/品味导向者(Tastemakers)
专注小规模市场的公司会较多采取这种手段,对于一般公司来说同样有效。
4. 推荐
推荐通常来自内部的经纪人、厂牌、事务所等等,由一个可信的人提出推荐会获得更多关注。
5. 简报
有时版权商和音乐企划部门(A&R)会尝试通过一些特定曲目需求的简报去招募曲作者。
以下是一些嘉宾的分享:
在传统方法之外,我们投入很多精力在作曲营,通常是与合作商一起举办。下一场与伦敦Tileyard Studios合办的活动有60名曲作家参与。我们还在很多其它地方举办的高级作曲班中收获优秀的作品。
John Saunderson,企划总监,Notting Hill Music
Facebook 和 Youtube 是最常用的,接着是 Soundcloud。推荐也是重要的一个来源,我们经常从音乐企划和厂牌处获得举荐。
Jens-Markus Wegener,总经理,Imagem Music
Demo的成功率越来越小,但推荐是一个很好的方法,尤其是通过我们合作的曲作家。我们同样很关注共同创作,有一些好歌曲就是在作曲营活动中完成的。
Kiern Pettican, Fairwood Music Internationa
这家公司是在一次谈话中建立起来的。一个电影制片找到我咨询如何建立版权公司从而将音乐授权给电影。我们对歌曲所做的跟电影差不多,音乐人花钱雇佣我去负责推广和发行,长时间的认识和信任在当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。
Niraj Chag, 编曲与版权发行,Buzz-erk Publishing
我们偏好于从博客和Soundcloud上的音乐品评家处找到好的音乐人。此外我们也经常参加音乐节。
Tom Prové, 经理,Touch Tones Music
作者:Super Joshi
来源:midemblog
编译:Tra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