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rey Crossfield | 来源
马田 | 编译
在科技变革日益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同时,也在影响着娱乐事业。无论是Netflix的可替代性有线音乐还是Spotify具有吸引力音乐播放,消费者正在有意识的改变音乐市场。现在市场动态的焦点由web 2.0转移到移动数据采集,其中值得注意的是,争取粉丝和听众的营销活动也开始与时代接轨。只用facebook页面或twitter去发布消息将很快不能满足消费者。从移动数据采集的信息看来,粉丝们注意力在不断从一般信息转移到更为引人注目的内容上去。
如果你的屏幕还没被艺人们分享的新闻和音乐刷屏刷满的话,那说明这一天的工作日还没结束。Iphone有款应用将灯光调成闪光效果,让粉丝可以在演唱会中作闪光棒用。Ipad有款应用可以让粉丝演奏专辑里的乐器,这样的接触可以令粉丝更接近音乐。将来也会有一个面向乐迷的网页游戏,当你等级达到一定程度时,就会听到独有的音乐内容。虽然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,这些想法都是值得赞赏的,但在音乐人与粉丝之间的真实的音乐联系会被种种新方式削弱。
随着技术的进步,市场会有针对性地拉近粉丝与他们喜爱的艺人的距离,让粉丝用他们默认的方式去接触音乐,但这样粉丝就失去了在最接近的地方爱上艺术家的机会。伙计,我知道这样说听起来可能很过时,但你又怎么能解析作为一个老乐迷,这些方式除了让我感到不连贯和不满足外什么都没有?为什么这些本来是为了帮助音乐人更接近听众的工具,却让听众嗅出些虚伪的味道来?
在什么时候音乐的底线是比物质利益更重要呢?
我敢肯定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时刻或回忆,就是清楚知道自己是从哪儿开始爱上你一生最爱的乐队。我第一次在心里确定爱上音乐的时刻不亚于生命中的其他重要时刻。当一首歌触动了我心里长久掩藏的情感时,这首歌给我带来的远超过iphone应用所能给的,它让我和这个孤独、痛苦世界有深刻的联系。那刻我可以明白地感受到内心涌动的幸福感。在1996年,MTV台播放了10000 Maniacs的不插电演奏《Because The Night》,我立刻迷恋上了。之后我立刻让妈妈带我到Wherehouse买了那张磁带,倒带重听直到磁带坏掉为止。当时我真的被音乐的每个细节所缠绕,旋律、Natalie的歌声、甚至是乐队有些刺耳的演奏。
在那之后,我还有过几次痴迷于音乐世界的时刻。当某张专辑开始播放时,我会落泪。不管它是什么,它总会呼唤起人类的情感反应。但我们能在艺人的网站或Iphone应用中感受到这些吗?在一些歌迷制作的网站中我们能找到这种感觉吗?如果一个应用的真正作用是吸引粉丝,那位为什么会对老乐迷没有作用呢?通过Facebook,Twitter,Tumblr等通道来看认证艺人的个人资料、照片或者其他内容会有帮助吗?
如果音乐应用程序目的是想增强艺人对粉丝的吸引力,那我想问这吸引力到底在哪儿?